清明时节话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默念着这样的诗句,低语着又一个清明节来到了,心中不免有了些许的伤感,一些漂泊异乡的游子,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等,时间一般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清明节可追溯至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其中既是自然节气点,又是传统节日。传统意义上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主题,而这两大传统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已达数千年。
清明祭祖节期比较长,有前10日后10日及前10日后8日两种说法,在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经过这么多年的传承,各地在清明节祭祀习俗上形成了各地的文化特色,虽然展现形式不同,但都因地制宜地抒发了对先人的追思之情。
清明除了扫墓祭祖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活动形式,如:
踏春。清明节兼具人文和自然两大内涵,因其同时也是24节气之一,清明时节,春回大地,户外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尤其是北方刚经历了一个漫长寒冷的冬季,此时绿树成荫,杨柳依依,同时也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往往会趁此时机,缅怀先祖,一般墓地都在野外,顺便在路上踏青赏春。
植树。春季随着温度逐渐升高,雨水增多,栽种树木比较容易成活,甚至还有人将清明节称为植树节,植树习俗也是从古代一直流传至今,据说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
放风筝。春季万物复苏,暖风吹来,也是放风筝的好季节,过去有种说法,有的人把风筝放飞后,就剪断牵线,任凭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可以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传统和精神内涵。作为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在祭扫的过程中,净化心灵,既是彻悟,也是升华,尘世间的蝇营狗苟,在先贤、先烈面前是何等的卑微。心清则明,清明节蕴含的正是传之千古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精神,都延续着中华民族血脉相连、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都表达着对先人赐予后人生命的感恩和对先贤道德风范的缅怀。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3〕7号)2024年清明节假期时间安排为:4月4日至6日放假调休,共3天。这三天假期,你回乡祭祖了吗?